东方新闻网,中国领先的新闻门户网!

商务合作:QQ 1225-118 新浪微博 @我在关注你

东方新闻网_中国领先的新闻门户网

热门关键词: 971突  关山乳业  xxx  971突击步枪  易到
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 >

石家庄市民何信芳:收藏农具开展览

2017-02-19 23:18 | 来源: 网络整理 |
我要分享

农具展很受欢迎

何信芳的收藏品

何信芳(前)和他收藏的农具

记者 孙磊

每天与祖辈传下来的农具为伴,与手中的家伙什“耳鬓厮磨”,就是一把出圈、拉粪装车的粪叉,也成了一起相伴的“无言朋友”……

与农具结缘

在石家庄市博物馆的农耕民俗展厅,参观者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农具,有犁、耧、辘轳、独轮车、织布机、打鼠匣子等等。这些农具有些年代久远,有些体积庞大,有些即使是上了年纪的人也叫不上名字来,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由石家庄普通市民何信芳捐赠的。

何信芳退休前是石家庄公交二公司的一名职工,从2008年退二线之后,他便开始收藏农具。没想到,越收越多,收藏的东西也越来越珍贵,没几年的时间,他不知不觉收藏了几百件农具。

何信芳收藏农具并非心血来潮,他从小就跟农具结下了不解之缘。1969年,作为一名知识青年,他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石家庄市郊区赵陵铺村下乡。只有16岁的何信芳,每天要面对大量的农活儿,瘦小的他比别人干得又慢又少,别人一个小时的活儿,他往往要干上一个上午。后来刘绍本老师说他:“每天只记8分工,获酬6角2分。”

少年何信芳并没有气馁,他注意到,每个生产队中都有一位木匠,他们制造、修理农具,工作体面、受人尊重,于是他便趁着休息的时间偷偷地学习木工活儿。他认真观察生活,发现农具在生产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每天与祖辈传下来的农具为伴,与手中的家伙什“耳鬓厮磨”,就是一把出圈、拉粪装车的粪叉,也成了一起相伴的“无言朋友”,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2009年,在石家庄市旧村改造之际。何信芳和几位农民看到旧村拆迁时,村民把家中存放多年的“古董”都扔到了废品站,感到可惜和无奈。他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驾马车架,有着四米长的车辕,当时就在赵陵铺的废品站里,孤零零地靠着墙。何信芳第一眼看到,心里就拿定主意,这么珍贵的物品,无论如何也要把它保护起来。

只要是农具,何信芳都来者不拒。他的收藏中,大件的有犁、耧、锄、耙等,小件的更是数不胜数。几十块一把镰刀、锄头,几百块一把马车架,上千块的水车……何信芳和几位朋友自掏腰包,走街串巷把这些物品收藏起来加以维修。渐渐地,周围的村民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喜爱农具、收藏农具,就主动把家中的旧农具送给他们。许多人不要钱,他们觉得是为农具找到了继续“收养”的好人家。

在赵陵铺二街,80岁的老人陆玉章赶了多年的马车,珍藏了一根马鞭子,有30多年的历史。当听说了何信芳收藏农具后,他托人把这件一生的爱物送了过来,并且嘱咐何信芳要好好保管,当成赶车人辛劳的见证。很快,何信芳和朋友就陆续收藏了一百多件农具。

收藏农具开展览

农具越收越多,紧接着一个问题就来了:这些农具应该怎么保存呢?

在何信芳的“仓库”中,我们看到,既有小巧的刨子、钢锯,也有几百斤的磨盘、纺车,存放这些东西成了他们最头疼的问题。一开始,何信芳把大件的农具放在楼下,平时用塑料布遮盖,这样修理起来也方便。他们这栋楼是村里建设的单元楼,住的都是乡亲,放在外面不仅不用担心,在何信芳修理农具的时候,还有很多人过来帮忙、出主意,非常热闹。

可是,久而久之,收藏的农具越来越多,如何保存成了头等难题。何信芳想出了一个主意,搞一个农具展,这样关注的人多了,办法自然就有了。何信芳的想法得到了赵陵铺镇政府的支持,赵陵铺镇党委书记刘玉芳得知这一情况后,亲自为这些物件寻找安身之处,就摆放在赵陵铺老年活动中心。

2010年10月17日,何信芳组织的赵陵铺首次农耕器具展正式开办,当时只展出了30来件农具。没想到一下子火了,这次展览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许多观众到赵陵铺来参观,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看到展品睹物生情,想起当年,谈起这些展品津津乐道,唤起了许多对往事的回忆。观众一天比一天多,很受欢迎,原定四天的展览一直延续到了10月31日。

更令何信芳始料未及的是,这次展览还登上了报纸,许多媒体纷纷前来进行采访。一时间,何信芳和他的农具展出了名。这个由农民唱主角镇政府支持的展览,最后由媒体搭桥,全部展品入驻石家庄市博物馆,常年对外开放展出。

从此以后,何信芳再也不担心这些农具的保存问题了。可是,他心里始终惦记着这些“宝贝”,隔三岔五地去博物馆看望它们,遇到同来的参观者,他就为他们介绍这些农具的名称、作用和来历,不知不觉中,他几乎成了一位义务讲解员。为了让人们对这些器物有更系统、更直观的了解,何信芳自掏腰包印了400本小册子,起名为《何信芳民俗收藏鉴赏》,赠送给周围的亲友。编完那本小册子之后,何信芳觉得关于这些老器物,还有很多故事和内容没有体现出来,于是他萌生了写一本书的想法。何信芳感觉已有的器物种类还不够多,于是他一边准备写书,一边继续收集各种器物。

就这样,何信芳一边钻研,一边写作。虽然何信芳家里有很多历史文化方面的藏书,他本人对老物件也比较了解,但要系统地梳理农耕时代的各种器物绝非易事。比如,有的器物到底叫什么名字,各个部件的具体名称是什么、怎么写、有什么用途……何信芳案头放着《中华大辞典》《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淮南子》《农业考古》等各种工具书,他一边查阅资料一边写作。

为“宝贝”著书

何信芳已经退休四五年了,可是直到现在,在石家庄公交二公司的办公楼内,还有他的一间办公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2月9日,记者来到了石家庄公交二公司,何信芳的办公室就在二楼,里面的摆设非常简单,一张桌子,三把椅子,还有一张床。就是这样简单的环境,却是何信芳创作的最佳环境。何信芳说:“公司知道我一直在研究农具,觉得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一直非常支持我,因此专门拿出了一间办公室让我来写作。”

(责任编辑:admin)
图片推荐
热门新闻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投诉举报邮箱:1225118@qq.com| 技术支持:搜虎网络
Copyright 2013-2018 东方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
大中华网 陕西旅游 陕西新闻 关中新闻 乳制品 快速消费品 乳品招商 中华视窗 搜虎资讯 大中华新闻 快消品招商 快消品经销 游戏资讯 镇安县 女性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