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网,中国领先的新闻门户网!

商务合作:QQ 1225-118 新浪微博 @我在关注你

东方新闻网_中国领先的新闻门户网

热门关键词: 971突  关山乳业  xxx  971突击步枪  易到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缅怀|十个历史故事,回顾小平光辉一生

2017-02-19 23:08 | 来源: 网络整理 |
我要分享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P到10658000,3元/月

缅怀:今天是2月19日,小平同志离开我们20年了。

邓小平逝世时已经离开中央领导岗位7年零3个月,这在政治生命中是一个不短的时间。尽管这样,邓小平去世后,全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发来唁电,联合国降半旗,在此期间,所有的国际重大会议都为他默哀。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少有的。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一项声明中说:“邓小平在中国这个朝气蓬勃的时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得知邓小平逝世的消息后,第一句话是:“邓小平是过去20年里世界舞台上的杰出人物。”

这个“打不倒的小个子”,靠什么赢得了人民的爱戴,世界的尊重?

下面,中国军网为您梳理了10个与邓小平有关的历史故事,缅怀伟人的光辉一生。

1、油印博士

1920年8月27日,刚满16岁的邓小平作为四川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毕业学生离开故乡,踏上前往法兰西的旅程。5年的时光,他当过施耐德工厂轧钢工,也在巴黎运河边上扎花。

但正是这5年的时间,他跟着赵世炎、王若飞学习马列主义,和周恩来一起打地铺,做了《赤光》杂志的“油印博士”,也成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最年轻的成员。

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时的邓小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从事革命活动过于频繁,邓小平从1925年6月起,就被法国警方列入重点监视名单。而当1975年5月,邓小平以中国国务院第一副总理的身份访问法国时,法国方面却给予了相当于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外交礼遇。

2、战友情深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逝世,7天后的遗体告别仪式上,邓小平率全家子孙最先来到灵堂。他向刘伯承三鞠躬,长久地伫立在遗体前,凝视着,深思着,隐忍了近半个世纪的泪水,在这一刻完全宣泄给了自己挚爱的师长和战友。

邓小平和刘伯承。

1947年6月30日深夜,刘、邓率4个主力纵队共12万人,在强大炮火掩护下从8个渡口、150公里宽的地段强渡黄河。随后进行的鲁西南战役,刘、邓率领15个旅的兵力,经过28天的连续作战,歼敌4个整编师共9个半旅约6万人。

在现在看来,挺进大别山或许轻松简单,乘坐现代化交通工具谈笑间即可完成,但当时不管是天时还是地利,刘、邓大军均不占优势。险象环生之时,刘伯承用“忧心如焚”四个字表述自己焦灼心情。邓小平也回忆那是自己一生中最为紧张的时刻。“听到黄河的水要来,我自己都听得到自己的心脏在怦怦地跳!”

然而,烈火炼真金,患难见真情。正是一次次的共赴死生,让“举轻若重”的刘伯承愿意把身后大事托付给这位“举重若轻”的好兄弟。

3、恢复高考

“文革”后刚一复出,邓小平就自告奋勇主管科技和教育。从这个时候开始,邓小平在探索和设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就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问题来抓。他不仅领导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情系“希望工程”,而且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与学生们在一起。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人们的猜测中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是邓小平在复出后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果断地作出了一个关系到中国几千万知识青年命运的重大决策——决定从1977年开始恢复高考。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以头条新闻发布了这条几千万青年在焦急等待的消息。那一年的冬天,570万考生走进了考场参加高考。距此半年之后,中国又进行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次招生。这是世界教育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两次的实际考生总数达到了1160万。

4、科学界的春天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这次科学大会的意义非同寻常。人们都说,它象征着科学的春天到来了。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千百万科技工作者感到了科学的春天。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工人阶级自己培养的脑力劳动者,已经是无产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从事体力劳动者,从事脑力劳动者,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当谈到要"加强科技队伍的党委领导"时,邓小平又真诚地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为了实现科学研究计划,为了把科学研究工作搞上去,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

邓小平接见陈景润。

其实,从1977年第三次复出以后,邓小平就一直关心着科学家和科学事业,他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位名副其实的“后勤部长”,人们一次次感受到这位老人爱惜人才的无私情结和发展中国科技事业的急切之情。

1992年邓小平最后一次来到南方视察。这位已经88岁高龄的老人,依旧关心和关注着中国高科技的发展。当来到珠海经济特区时,他要求看一看这里的高科技产业。得知年轻的科技人员在发展高科技产业中所起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果时,老人的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越新越好,越高越好,越高越新我也就越高兴,我高兴人民高兴,还有中国这个国家高兴。”

5、特区建设

当邓小平向全党全国人民大声疾呼“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些真理的时候,改革,作为急迫的历史任务摆在了人们面前。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在听取了广东省领导习仲勋、杨尚昆提出的针对广东省的汇报后,邓小平说出了脑海里早就思考好的设想:“你们上午的那个汇报不错嘛,在你们广东也划出一块地方来,就叫特区,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呢,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特区建设一晃几年过去了,1984年1月邓小平来到深圳看看他牵挂的经济特区建设的如何了。邓小平等领导登上了深圳当时楼层最高的国商大厦,俯瞰市中建设的繁忙景象。八十岁高龄的邓小平站在高台上仔细聆听罗湖新城区的情况汇报,迎着寒风毫不在意,几次拒绝了随行工作人员要为他披上大衣的请求。

(责任编辑:admin)
热门新闻
  网站简介   商务合作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投诉举报邮箱:1225118@qq.com| 技术支持:搜虎网络
Copyright 2013-2018 东方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
大中华网 陕西旅游 陕西新闻 关中新闻 乳制品 快速消费品 乳品招商 中华视窗 搜虎资讯 大中华新闻 快消品招商 快消品经销 游戏资讯 镇安县 女性时尚